近年來,遵義市牢記囑托、感恩奮進,始終把“群眾是哭還是笑”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以創建“遵滿意”服務品牌為抓手,緊盯公立醫院黨建“兩張皮”、廉政風險和醫患糾紛等問題,突出黨務帶醫務促服務,狠抓黨風帶行風轉作風,全面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,推動醫院健康發展、群眾放心滿意。
統分結合聚合力,把“黨建弱化”降下去。緊盯黨建與業務“兩張皮”、基層黨組織建設不規范等突出問題,以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,推動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,不斷延伸黨建工作觸角。“一盤棋”統籌推進。堅持黨建主導與業務主管有機統一,進一步調整充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力量,制定下發公立醫院領域黨建工作要點,明確公立醫院黨建工作年度重點任務,采取示范點創建、現場會觀摩、制度化推進等方式,全面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。深入推進“黨建入章”,實行黨委書記、院長“一肩挑”,細化黨組織、黨組織書記、分管負責人職責“三級清單”,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,形成黨組織領導下,各司其職、各負其責、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。紅花崗區將衛生健康系統納入“黨建聯盟”管理,通過“一季度一檢查、一季度一評比”,推動公立醫院黨建工作水平穩步提升。“一把尺”分項創建。緊盯大支部作用發揮難、“三會一課”落實差、黨建業務融合不夠等問題,結合業務科室專業性強和技術性高的特點,推進“支部建在科室上”,以科室(中心)為單元科學合理設置黨組織289個,著力夯實醫療系統“橋頭堡”。大力推進公立醫院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。緊緊圍繞“六有”要求,全面推進公立醫院黨支部標準化建設,將26個黨支部納入第一批建設試點,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。習水縣堅持“黨政一體、黨政同責”,將公立醫院原有的6個黨支部調整為36個,并推行科室主任兼任支部書記,構建起“黨委—支部(科室)—黨員”的全覆蓋垂直管理體系。
內外結合強動力,把“廉政風險”降下去。緊盯醫風醫德、黨員作風等方面突出問題,以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為統領,不斷鞏固提升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成效,塑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遵義醫務人員形象。內提素質塑魂。嚴格落實“三會一課”、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,采取重溫入黨誓詞、回顧黨的光輝歷史、學習前沿理論、參加社會實踐等形式,創新開展學術研究型、科普宣講型、技術攻關型主題黨日活動,不斷加強思想淬煉、政治歷練、能力訓練、實踐鍛煉,讓黨內政治生活“活”起來、實起來。廣泛開展“亮比”活動,設置“黨員先鋒示范崗”,開展“志愿者服務”,持續激發黨員內生動力。播州區以實施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,制發衛生健康系統2020年黨員教育示范培訓工作計劃,采取中心組帶頭學、干部例會集中學、主題黨日專題學、黨課輔導引導學等方式,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。外樹形象造型。堅持將紀律規矩擺在第一位,把黨風廉政作為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,制定出臺《遵義市衛生健康系統廉潔從業“十嚴禁”規定》,完善公立醫院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評制度,層層簽訂責任狀,加大監督和執紀問責力度,形成醫德醫風齊抓共管良好氛圍。道真縣堅持以上促下,層層簽訂《廉潔行醫責任狀》《廉潔行醫承諾書》,嚴查重處違紀違規行為,2019年以來共問責處理中層干部2人、撤職1人,暫停執業和副主任職務1人,通報處罰違反行風管理制度問題13起22人次。
引育結合增活力,把“醫患矛盾”降下去。緊盯醫療專家人才緊缺、服務水平不高等突出問題,突出引育并重,強化骨干專家和核心技術支撐,以人才力量雄厚、醫療技術精湛為患者保駕護航,推動醫療高水平,帶動群眾真滿意。引高端帶中端。開辟人才綠色通道,幫助人才解決重新建檔、工齡延續以及編制等系列問題,多渠道、多形式地利用社會技術資源為醫院服務。大力推進醫院??颇芰ㄔO和二級醫院“5+2+3”重點科室建設,通過科研技術項目合作、吸納“候鳥式”流動專家等方式提高醫療技術水平,全力打造醫院專家團隊,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服務能力。正安縣實施事業單位招考、碩博士引進等方式引進高層次醫療人才2名,??疲▽W科)引進或外聘特邀學科帶頭人2名,醫療衛生人才數量、質量、結構得到明顯優化。育本土強本領。堅持“送出去+請進來”相結合,構建“新時代大講堂+主體培訓+外出參觀學習+外出進修”培訓體系,積極舉辦麻醉醫學、護理質量、院感管理等系列培訓班,對全市各級醫療機構骨干醫師培訓1000余人次,推動醫療干部隊伍培訓常態化。依托“名醫名院長”創建,發揮學科帶頭人作用,建立“1+N”幫帶和人才專項經費保障兩項機制,支持鼓勵醫務人員深造,分層次、有重點的進行人才培養。實施“雙培養”工程,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,把黨員培養成醫療、教學、管理骨干。習水縣實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,組織醫務人員外出進修60人次,外出參加短期培訓、學術會議65場次;湄潭縣注重在醫院專家、優秀青年醫務人員等群體中發展培養黨員,成功發展預備黨員21人,發展對象38人,積極分子66人,抗疫英雄杜富佳“火線入黨”彰顯了本土青年醫務人員的責任擔當。
升沉結合提效力,把“群眾滿意”升上來。緊盯群眾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等難題,以“服務群眾、惠及群眾”為目標,發揮醫院黨組織橋梁紐帶作用,推動服務質量提升和服務力量下沉,進一步提升患者滿意度和獲得感。提升黨務便民。以支部為單位,健全“三好一滿意”評價機制,設立黨員志愿崗、先鋒崗、責任區、隨(回)訪中心,落實“最多跑一次”服務承諾,全方位為患者提供醫療健康服務。全面實行“一站式”即時結報和“先診療后付費”政策,推出簡化門診流程、拓展智慧醫療等便民措施,進一步拉近醫院與患者的距離。紅花崗區把“先診療后付費”“大病救治”等醫療幫扶政策貫穿醫療服務全過程,前三季度累計為976名對象預先墊付診療費用共計700萬元,解決困難群眾燃眉之急。下沉醫務惠民。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,強化醫療衛生組團式幫扶,積極開展“萬名醫生下基層”大型義診巡診活動,將健康送到群眾家門口。緊扣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,建立黨員雙報到機制,黨員干部下沉社區,通過群眾點單、支部派單、干部接單方式,充分利用醫療行業優勢特點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。匯川區開展“黨員先鋒示范崗”創建活動和“巡回義診”活動,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20個,簽約服務45387人,實現家庭醫師簽約履約率100%。播州區建立網格化志愿服務體系,深入24個鎮鄉、街道社區開展“醫療服務走基層”大型義診為民服務活動,共計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。